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厂 (第7/9页)
的冶炼琉璃之所。 在黄来福的计划中,水泥厂可以先搞,毕竟自己掌握着配方,在五寨堡等地,也有丰富的开办水泥厂经验。超市也简单,此类事情,交给渠源锐去办就可。他领着一大票的五寨堡商人,来到京师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京畿市场呢。 不过对于玻璃厂等相关事物,自己还得与银作局商议,毕竟在大明,他们垄断着琉璃的生产,控制着相关的技术工匠。还有,琉璃与玻璃,相关的技术相差很大,自己也得让银作局好好研究研究。 依黄来福从笔记本电脑中收载下来的东西,其中虽有玻璃制造的相关科技资料,但没有专门的冶炼工匠,他也是无能为力的,就连琉璃他都造不出来。说起来玻璃制作简单,只需有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原料,再经高温便可制成,但有了以前研制水泥的经验,黄来福知道,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算以五寨堡工匠,怕也不是一年两年能成的。 再说了,玻璃此时大明人称琉璃,琉璃的拥有与制作,又都是皇室专有,谁私自冶炼,等于逾越。黄来福必需先与银作局商议,才好造玻璃。 说起来,中国制造玻璃的历史算是悠久了,最早在商周就有记载,战国时就有“西施泪”的传说,也是关于玻璃的。唐朝元稹《咏琉璃》就有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只不过那时人们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国家的玻璃传入中国以后,才有了玻璃的叫法。 特别是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琉璃和杏黄色、龙纹一样,同属皇族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只有真正的皇族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