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11) (第3/5页)
。” 以吕惠卿的脾气,他是愿意靠闹事被招进京师,还是愿意靠军功让朝廷无话可说? 种谔确信吕惠卿绝不会跟王安石一个想法,过些天,河北边境上的局势肯定会有一个变化。 种师中点着头,“要是朝廷肯出兵,肯定要以五叔为帅。” 种谔摇摇头:“也要郭二不去争才行。” “郭枢密不是反对出兵吗?” 种谔哼了一声,不满溢于言表,“他什么时候将话给说死了?” 种师中愣了一下,“是哦!” “那个老狐狸,比郭遵难缠多了。”种谔撇着嘴。 他与郭逵的兄长郭遵也打过交道,郭遵当年是名震军中的猛将,一对铁锏,一支铁枪,在三川口之战中,几进几出,横扫西贼,直到最后被绊马索弄下马,方才战死于阵上。比起勇冠三军的郭遵来,郭逵就更偏向谋略和用兵,武艺不算太出众,可断事用人,军中无人可及。 郭逵在朝堂上一向很低调,表面上他跟着其他宰辅一起反对出兵,但他的反对,只是放在枝节上。只要风色有一点变化,他肯定很乐意站到支持出战的一边。 也许有的将领如楚将昭阳,在功成名就之后,便不敢再画蛇添足,做到了武将所能走到的最高位之后,便不愿再冒险。但郭逵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种谔在郭逵手下受过不少气,视其为毕生要超越的目标,故而对郭逵,也是十分了解。 郭逵还没老。攻辽,灭辽,名垂千古的良机,这种诱惑,种谔经不住,他相信,郭逵也一样经受不住。 “要是哥哥能早点回来,就能知道辽国的虚实了……”种师中话到一半,忽然神情一凛,紧张地问道,“那逆贼不会将使团给扣下吧?” 种谔哂道:“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