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5 (第4/4页)
:“等引脚连通性测试,漏电流测试,直流电测试和功能测试的数据出来再说这话也不迟。” 许光达望着刘靖瑶,佩服油然而生。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许光达怎样也无法相信凰来系统居然是由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独自编写的。她刚弄出一个火爆的cao作系统,现在又搞出芯片,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即便现在有龙芯这样的项目组,也无法摆脱使用的芯片设计软件是外国公司的产品,而且龙芯没有像英特儿那样有重要的同盟——微X公司。 可在刘靖瑶这里不同,芯片的所有设计,包括全新的指令集和架构。不仅终于拿下了天朝芯片业上“紧箍咒”,还和凰来系统相得益彰。 许光达还是有疑问:“刘同学为什么这么焦急把芯片制造出来,如果再多点时间,把处理器的制造工艺提上去,芯片会更好。” “因为敌人不会等你。”刘靖瑶解释道:“现在的芯片采用光刻工艺制造而成,晶体管尺寸越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就越短,能源消耗也就更低。另外,体积变小也会让生产成本越低。为此,国外芯片制造商们费尽了心思。在这点上,我们没有优势可言。” 许光达大半辈子都花在国产次芯片的科研上,很清楚国内半导体的技术起码落后国外十到二十年。 “所以你就在芯片的指令集和微架构上花心思。”许光达接着说下去。 刘靖瑶目光锐利:“因为我的目标是人工智能的量产化,可现今的芯片难以跟上我的智能系统的迭代。再说我不喜欢站在被动的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