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种沈尚书 (第6/8页)
了。 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给国家带来的压力巨大。 不夸张的说,郑和七下西洋,对于朝廷来说,就跟打了七场大仗没什么区别。 这中间,可不止是银钱粮草那么简单。 建造宝船,需要大量的人手,数万人出海需要的粮食,起运到港口,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船上大多数都是官军,吃喝拉撒都需要照料,还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那这些人从哪来?自然是征发徭役! 不可否认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确带回了很多珍奇异宝,而且让大明国威煊赫西洋,引得诸国朝觐。 但是,代价是每次下西洋,要消耗数以万计的钱粮。 更重要的是,残酷的海上风波,不时出现的海盗,还有每到一地,都有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让每次出海,军民死伤都要数以千计。 所以事实上,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废止下西洋,并非是毫无理由的。 从利弊得失的角度来衡量,下西洋的回报,的确远远不如支出。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下西洋的一应支出,譬如宝船的建造,官军的粮饷,征发徭役的补银,都是由国库承担,皇帝需要出的,就是赏赐给西洋诸国的珍奇器物。 但是,朝廷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下西洋带回来的珍奇异宝,却全进了皇帝的内承运库。 对于皇帝来说,拿些绸缎布匹,瓷器茶叶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就能换到一大堆珍珠玛瑙,象牙宝石,而且,还能得到西洋诸国的臣服,自然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可是,对于朝廷来说,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