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种沈尚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种沈尚书 (第7/8页)

是纯纯的赔本还不赚吆喝,这种事,也难怪朝臣们都不愿意干。

    不过,所幸的是,如今距离永乐朝才过不久,太宗皇帝余威犹在,没有人敢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对错过分议论,朝廷上,也没有形成像大明后期一样的舆论氛围,提起郑和下西洋,便说是劳民伤财,毫无正面评价。

    眼下,下西洋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还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只不过因为宣德以后,天子幼弱,之后朝廷又动荡不堪,所以一直没有人提起此事而已。

    就算是现在,沈翼等人反对下西洋的理由,也就是国库空虚,支撑不起而已,这和他们反对在这个时候再起战端,是同样的出发点,并没有刻意针对下西洋而发议论。

    这一点,还是颇让朱祁钰感到欣慰的。

    要知道,最晚到成化朝为止,朝中对于此事的舆论风向,便已然发生了改变。

    那时,朱祁钰的好大侄儿想索要郑和下西洋的海图,旨意下到兵部,刘大夏区区一个车驾司郎中,就敢堂而皇之的驳斥来使,说。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终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之。”

    便可见当时朝中对下西洋一事的极度不满。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郑和下西洋,从煊赫国威的正面典型,变成了劳民无功,受朝廷上下鄙夷的无用之事。

    这种迹象,从现在开始,已经可以看到端倪,但是,至少当下这几年,还没人敢这么说。

    目光在底下三人身上扫了扫,朱祁钰倒是也没有坚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