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六章:抽丝剥茧 (第4/7页)
,初入仕时便授翰林编修,从资历上讲,杜宁虽然没有做过翰林学士,但是,他也一步步在翰林院做到了侍读学士,并曾经和当时的内阁大臣高谷一起主持过会试,在清流一脉当中的声望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在实务一道上,杜宁也是一把好手,被外放到六部之后,屡受赞誉,其后受命接任大理寺卿,更是将一众刑案打理的井井有条。 要知道,前段时间,刑部整理陈年旧案,固然效率极高,但是,金濂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和杜宁掌管的大理寺全力配合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给杜寺卿“加加担子”,也是分所应当的。 然而,听完了这番话之后,陈循的眉头却皱了起来,右手轻轻的敲了敲桌案,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道。 “刘定之他们几个,确实不宜执掌院事,的确,若论才学,他们几个都是一等一的,但是,翰林学士负责的事务繁杂,而且……” 说着话,陈老尚书瞥了一眼对面的江渊二人,让他们顿时心虚的低了低头。 “总之,他们几个的性格,的确应付不来,还是专心教导庶吉士的好,但是,让宗谧兼管院事,也非上上之选。” 宗谧是杜宁的字,闻听陈循此言,杜宁的脸色有些着急,道。 “老师,这是为何?” 陈循叹了口气,心情有些复杂。 他当然知道杜宁在想什么,事实上,杜宁的仕途,看似顺风顺水,但是,却也过的有些憋屈,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当初会试的时候,他的试卷和马愉程度在伯仲之间,但是到了最后,马愉以微弱的优势取走了状元,杜宁只能屈居榜眼。 随后,进了翰林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