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六百四十七章:专注拆台于少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七章:专注拆台于少保 (第5/7页)

说的话,只能是作为参考,而不是命令。

    即便当时于谦有两边总督的差遣在身,他能够下令的,也只有军务层面的事情,而不能阻拦杨信将这种非军务层面的事情上奏朝廷。

    不过,话说到这,其实,陈镒的态度已经平复下来了。

    事实上,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杨信欺瞒朝廷。

    作为边镇大将,这是极犯忌讳的事情。

    今日杨信可以对朝廷虚瞒于谦被谋刺之事,那么明日,他或许就敢拦下紧急军报,更有甚者,伪造战功这等事情,之前也不是没有在边境发生过。

    所以,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必须要严惩。

    但是反过来,既然杨信知会了于谦,并曾经让他转呈奏疏,便说明他没有欺瞒朝廷的意思。

    只要能够确定这一点,其他的都没有必要过多的计较。

    如今陈镒这么说,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而已。

    毕竟,陈镒也不是老古板,他心里清楚,规制是规制,实际是实际。

    虽然理论上来说,兵部对于他这个宣府副总兵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但是,毕竟杨信面对的,是朝中位高权重,又深得天子信重的的少保于谦。

    而且那个时候,不出意外的话,任礼已经将于谦暗查军屯的事情透露给了杨信。

    从如今得到的消息来看,当时的杨信,无论是出于何种缘由,总之,他和杨家在京城的策略保持了一致,也即全力配合朝廷,换得宽免。

    这种当口下,杨信自然更不可能得罪于谦。

    何况,陈镒所说的两条路,前者,宣府总兵官是陶瑾,和英国公府过从甚密,若是告诉了他,前脚说出去,后脚英国公府必然就得了消息。

    至于后者,这件事情要上报,最优选肯定是密奏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