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51节 (第5/9页)

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前军都督府管辖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后军都督府管辖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而中军都督府则只管辖河南都司。

    永乐元年微调了一下,增加了北京的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把原本后军都督府管辖的万全都司(宣府)划到了里面,然后又把北直隶整个划到了下面,京营成立,以及整个北京镇,肯定也归它管。

    “军改以后,在地方上设立九边,在京师设立京营,而原有的指挥体系在原则上不进行大的变动,只进行局部调整。”

    丘福最后阐述道:“也就是说,五军都督府加上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一共六个都督府,负责管理大明境内的所有二十一个都司和行都司,与此同时,九边里涉及到的相关军镇,小的如宣府镇,便是同时挂万全都司的牌子,大的如辽东镇、宁夏镇、甘肃镇,同时挂对应的都司牌子,而山西镇、陕西镇,则是依旧由山西都司和陕西都司管理。”

    这样一说,就基本搞懂了,九边其实就是把一些都司单独拎出来,整备出了一条连绵不断的北部国防线,原有的“都督府-都司/行都司”的指挥结构还是不变的。

    当然了,如果光从制度设计上看,单独弄出的九个军镇,对原有的都司体系肯定是有破坏的,所以九边轮班抽调卫进京营,就相当于一种补丁,避免地方军镇失控,又起到强干但不弱枝的效果,其实就是宋代禁军制度的改良版。

    跟“战时出征、平时散还”的洪武朝旧制度相比,京营三大营属于常备军,又能起到集中训练的作用,这个新制度的优点,肯定是比缺点要大得多的。

    见众将没有新的问题了,朱能接过话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