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81节 (第5/9页)

天空中的太阳,额头被阳光照射,已是沁出了几滴汗珠。

    ——他有点烦了。

    所以,姜星火决定早点结束这场太学之会,给予反方辩手们最后一击。

    “依我看来,经济社会运行,不需要什么仁义礼智信作为高高在上的约束,说到底,既然良知是与生俱来的,那就能使人知善知恶,能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判断,所以不管是解决尽心还是方才提到的道德,只需要三个字就够了,致良知。”

    第520章 良知

    “致良知。”

    这三个字就是姜星火的答案。

    姜星火的“致良知”,跟王阳明的还不完全一样,他融入了自己所学的近代哲学的东西,并且尽可能地规避了心学心性论走向狂禅的可能,这个待会儿会展开阐释。

    而在“古今王霸义利”三辩上,他曾藉由张宇初之口,说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心学四诀。

    但“致良知”这个词在今天太学之会前,只在姜星火的口中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上海县衙讲学的时候,另一次则是在诏狱里和孔希路就有命论和志气说进行辩论的时候。

    而这两次出现,都没有对“致良知”进行单独的释义。

    实际上,如果说太学之会在此之前,姜星火主要用的是明末三先生里王夫之和黄宗羲的观点,那么真正能破解程朱理学心性论的,反而是心学的观点。

    用唯物去对抗唯心是没用的。

    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

    你要心证,那就来心证。

    而之所以“致良知”是破解程朱理学心性论的灵丹妙药,是因为在姜星火前世的明代中叶,王阳明所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