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3/7页)
,两翼先是为饵,佯击中军,实取左营。今若不救,恐左营不存,进而波及中军。” “主公~” 刘备打断诸葛亮的话,认真说道:“备征战半生,敌军虚实,又岂能不知。今周瑜手段尽出,若不发兵救国安,而是坐其攻营,将动摇大军军心!” 刘备为何要这么坚定地去救刘磐,除了刘备认为周瑜已是尽出手段外。且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二刘合兵,刘琦是吉祥物,他刘备是主将。今若不救刘磐,导致刘磐兵败的话,必定会引起刘琦那边的人对他的非议。 支援刘磐,对于刘备而言,不仅是军事问题,亦是政治问题。刘备隐晦的强调‘军心’之词,试图让诸葛亮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以诸葛亮的智慧岂能不明白深层次的含义,但诸葛亮仍然坚定自己的意见,并且纠正说道:“主公,周瑜根本之目的,非是实取左营,而是实取中军。仅是因我军中军不动,周瑜不敢发兵击之,为分我军之心,故转攻左营,我中军若是轻动,周瑜必会发兵袭之。” “何以见得?”刘备皱眉问道。 橘黄色的火光下,诸葛亮那俊朗的面容忽暗忽明,斟酌说道:“夜袭之要在于军士无备,今两翼已是有备,周瑜奔袭虽是得手,但却无奔袭之效。” “诸君,且听左营动向!” “左营虽是烟火四起,喊杀声不绝。但听其金鼓之声,整齐有序,可知左营军士并未混乱。若周瑜以大兵夹攻,左营动静当不仅于此。故亮以为周瑜目的仍是中军,而非左营。” “左军若失,大军尚可存;中军若失,大军安在?”诸葛亮发问道。 “那左营怎么办?”刘琦关切问道:“国安尚在其中,能否派遣少数兵马救之,暂解其围。” 诸葛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