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2章 圣旨啊,全都是坎 (第3/6页)
而且,为了表示愤慨,宋敏还干脆辞职不干了。 呵呵,拗相公怕你这个?正巴不得把宋敏换下去,好让李定上来呢。 结果,拗相公又失策了,新上来的苏颂、李大临也有脾气,以“爱惜朝廷之法制”为由,又把李定的任命封还回去。 没办法了,拗相公只有“放大招”一途,把苏颂和李大临全部罢免,找了个“听话”的放在了知制诰位置上,李定的任命才算通过。 ...... ———————— 好吧,圣旨走到这儿,终于可以往下走了。 过了知制诰这一关,下一步就是,起草好的圣旨便可进呈官家,御画、录黄,行下。 其实就是皇帝签字画押,抄送下发。这里是官家的职责,当然没问题。 可是,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这是下发,而非颁发。 下发到哪儿? 当然还有下一道坎儿,那就是发中书舍人手里。 但是,中书舍人在拗相公开始折腾之前是“奉职官”,也就是虚职,不管事儿。 所以,一般下发到昭文馆(翰林院)手里,要昭文馆大学士“宣行”方可生效。 “授所宣奉诏旨而行之!” 只要“内相”认为诏书不当,他是有权拒绝,“署敕行下”。 就是拒绝在录黄上签名,驳回诏书。 这就是为什么大宋的内相一般都由首相兼任的原因,其权力的主要体现就在这里。 ...... 那要是这道坎也过了呢?内相签字,书行通过,则是诏书又会进入下一道程序,发至门下省给事中。 也就是又回到了草拟旨意的给事中归班手里,如果他要是觉得不妥,可以再一次驳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