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4/7页)
这就是休宁顾的来源。 唐初政治清明,得以存世的高门,凡有才能者纷纷复起,顾氏亦然。 两百余年间,顾氏子弟科举入仕二百四十七人、举荐征辟入仕五十六人,清流砥柱,颇具气象。 谁料,唐末白马驿之祸再起,权臣朱温大权独握,九曲池设宴绞杀唐王室九子。朝堂内,忠唐的衣冠清流更是杀的杀、贬得贬。 至朱温弑主篡权,顾氏老族长为明族志自裁,令全族在朝者,悉数丁忧辞官回乡。 适逢李姓一旁支南渡避难,为报旧主,顾氏顶着后梁严苛的诛李杀令,冒险为其提供荫蔽。 这支李自此易姓为宋,木上加盖,取得是感念顾氏庇护之意。 五代以降,各路势力纷纷打出唐李旗号分疆建国,李氏人人自危,怕做了狼子祭天的傀儡。 南渡后宋氏本就身无长物,累代依附于顾氏。彼时徽州有旧俗,凡一村有两姓以上人家,没有田产受另一家荫庇的,要充当另一方“伴当”。 为遮掩身份,宋氏干脆对外自称顾氏仆从。 先祖乱世图苟安,以自贬身份换得一世安宁。一念之差,却为后世子孙带来了极大的难堪。 到宋管事这一代,宋氏几经更迭,早已彻底沦为顾家的世代雇工。 不在奴籍,不是贱民,但也只一线之隔。 直到独子显出读书天赋,根植于伴当身份的隐痛,才初见端倪。 按大历制,无籍无地不科考。 宋管事虽托了主家,置了些田产,跻身农籍,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