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诗书满腹气自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诗书满腹气自华 (第4/9页)

都知道,咱们乡里都设有市集,每逢初一十五,老百姓即拿着农货去赶集,互换所得。但为何要初一十五设市集,而不是天天都设集呢?”

    “那是因为老百姓手里的农货没那么多,每日都去市集反而耽误农事。但若是老百姓手里农货足够,不仅自己足够吃了,还有多余交换,否则放在手里就烂掉。如此他们必然有空就去赶集,那时不重生产而在交换。乡市里再以初一十五设集反而不便,改为天天有集,这才是真正的通商惠工。”

    “故而农事一日不稳,我们一日不足以谈通商惠工!故而正如孺东兄所言,这尽地力才是天下第一等之学。”

    听了林延潮之言,徐光启眼底有一等亮色升起。

    林慎,徐熥,翁正春等人也是心悦诚服,明白了他请徐贞明的用意。

    徐贞明沉默半天方道:“贤弟之见识,某不及万一。”

    “惭愧之余,某想起某少年曾羡班都护,书生投笔从戎,又曾羡荆轲高渐离,狂歌过燕市,而今已经风烛残年,想的只是给后世留些什么。我不图青史留名,只愿有益于子孙就行。”

    众人听徐贞明之言都十分钦佩。

    而林延潮也是点了点头,从以农为先再到通商惠工,自己的学说也算是跨出了一大步。

    这看来没什么区别,但却是坚实的第一步。

    为何这么说呢?

    儒家强调士农工商等级尊卑来保障农民的利益,而法家则是国家垄断其他一切之利益,来鼓励耕战,

    所以在农事上,无论是法家和儒家都是一致赞成的。

    董仲舒当年提出新儒学,他明白一个新的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