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_第184章 一摞借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一摞借条 (第4/6页)

老少四个,那干不了什么活,纯粹就是四个负担。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怀玉在一边看的心情复杂,不过也能理解他们的做法,这个时代的债务,真是催命的,连朝廷衙门的公廨钱,年息几乎都是百分百了,民间的利息只会更高,越是饥荒战争的时候,这债利息就越高。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债务,就是这个时代那些权贵甚至寺庙收割百姓的最好工具,一旦借债,就会利滚利,轻易难以脱身,不死都要脱层皮,而对这邻居来说,她们如今的情况,一般人也不会借给他们债,肯借的,那也必然是盯上他们的地还盯上他们的人,要不了几年,他们一家就会连人带地,彻底成了别人的。

    倒不如主动些把地卖了,还能算个人情,看着乡亲份上,乞求给孩子们个活路。

    老武最后出了钱买了二十亩地,收下三间破窑洞,还收下了老少四个,他们身份算是武家雇佣的,但没有工钱,只提供吃穿住宿。

    老人在厨房帮厨,一个姑娘也跟着,两个男孩子,大点的九岁了,安排到千金堂做学徒,小的才七岁,便让做了老三怀良的书童。

    这家子刚安顿好,另一家差不多情况的也寻上门来,最终也是买下地收下屋,连孤儿寡母一家子也收下了。

    其它村民们不是万不得已,也还是想再咬牙扛一扛,找上武家,希望借点粮暂过难关。

    对此老武也是很豪爽应承,秋借春还,借一还二。

    当下最厚道的利息了,大兴善寺等这些长安的大寺借的粮,比这还高。

    村民们签下借条的时候,其实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