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一摞借条 (第5/6页)
心里都明白,到春天也根本还不起,到时只能延期到夏收,而延期是要加息的,甚至利滚利,那时他们要还的粮更多。 家里地多的,如果丰收了,那咬牙多还些粮,如果到时歉收,可能也只能先还了旧债,再举新债,到时这利息就能夺走他们大部份的收获。 甚至有些人家,可以预见的是到期后是偿还不了的,到时可能只能变卖田地了,但手里头那一点土地,没谁愿意轻易的变卖,只能拖一时是一时。 好多农民破产,甚至典妻卖儿,往往也是因为这犹豫,没能及时的处置债务,最终被利息拖垮。 前厅。 老武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摞借据,还有收的地契、房契,甚至是卖身为奴的私契。 看着这些,老武也不禁感慨,多少个家庭破败啊。 “这次龙桥堡和隔壁几个村子的地,收了二百三十亩,”老武把地契交给柳氏,“老婆子你收好。” 剩下的都是借据,这次借出去不少粮食和钱绢。 其实怀玉那里也有不少借据,比这还多,都是千金堂那边员工借的,有的员工还带亲戚来借。 怀玉给员工们借粮是秋借春还,半年期,借一还二。但借给外人,则是借一还三。 如今粮食宝贵,青黄不接,不是员工们的亲戚,怀玉都还不会借,借也是限量的。 千金堂如今生意兴隆,盈利丰厚,西市的分号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甚至都计划往洛阳开设分号了。 鄣县盐井寨的产业也很有潜力。 怀玉看着这些借条,对唐代的金融债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毕竟第一份差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