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来秦。
这份征召令并未限定只有秦国本国人才能参加, 而是向所有国家的水工进行征召。
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优厚待遇了。从消息搭乘着消融的冰雪离开秦川大地开始,一直到酷暑来临时, 不过是短短的半年时间内, 就有近千名水工齐聚咸阳城。
其中有将近四成的水工是来自于外国。
而就在暴雨时节抵达以后,这些水工们便被分拨为若干个小组前去了几个水患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在雨季,当地的水患情况会看得比较明显。
所谓水工,水多了能治理, 水少了自然也能出力。有经验的水工到了干旱缺水地带,观察一下当地地形也就能很快明白情况, 这算是隐藏的附加题。
秦王嬴稷的这一番举措, 无疑是要将秦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放在了治理水患之上。
他的这一举措,迎来的并不全是赞美之声。
按照秦国如今的国力,小型工程倒也罢了, 如果是进行一个跨越两县以上的中大型工程,可能就要倾举国之力。
这不光是生产工具的落后的原因,还有秦国青壮年人数的制约。如果要造大型水利工程,那么毫无疑问军队就无人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