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的制度是全民皆兵,基本上是没有职业军人的,守卫边疆也好,守卫王城也罢,那些都是服兵役的民众,如果发了民役,服兵役的人自然就少了。
为此,咸阳宫殿内已经开展过不下十次的激烈辩论。
秦国的丞相范雎和秦国的宗室还有将军们都在试图说服对方。
从丞相范雎的角度看来,秦国如今必须要缓下脚步休养生息,再打下去秦国本国的经济也会崩溃。
而从军方的态度来看,他们当然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田地之上,一个兵士的体力巅峰期不过四五年,如果错过了这一轮,那就意味着现在的这些兵士全都白训练了。这自然不是作为上峰的他们愿意看到的。
而且他们认为,如今的东方六国都已经被打残,这个时候不趁势占下更多地方,等到六国恢复了元气之后,岂不是更难?
秦国的宗室,在此时扮演的完全是吃瓜路人的角色。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偏向于防守的这一方,这倒不是作为宗室的他们有多么看重倾国的民众,只是因为和将领阶层之间存在着绵延了将近百年的阶级仇恨罢了。
但无论他们如何争吵,秦国能够真正做主的,终究是秦王。
当秦王嬴稷拍板下令之后,就算这些人再不愿意也只能乖乖照做。
他们自是不知,嬴稷的挣扎也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