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长乐宫(一种植物,才发现前面的章节数全乱了) (第2/6页)
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上下文结合,其实就说尽了秦国的覆灭。 如果制度完善,自然不需要事事都由政府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无为而民自化。 相反,如果不能遵守客观规律,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萧何之所以推崇黄老之学,是因为黄老之学,更加适合现如今的汉国。 说是黄老,其实黄是黄,老是老。 黄指的是黄帝,讲究‘因天时,伐天毁’,锐意进取;老则自然是老子,讲究‘致虚极,守静笃’,消沉无为。 但二者却既矛盾又统一。 其原因在于,二者所讲的‘静’本质上是相同的,与自然运行一致则为‘静’,不一致则可称之为‘躁’、‘扰’或者‘有为’。 黄学更注重行为,倾向外修;老学更注重意志,倾向内修。 但汉朝的黄老,其实和道家的黄老早就不禁相同了,至于后来的道教,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我国的道教,是融合了儒道思想、民间巫术和信仰而形成的本土宗教,刚开始跟基督教类似,搞慈善忏悔、****,后来受统治者打压改造,以及竞争不过佛教,于是就美其名曰的忙着修仙,但实则躺平任嘲了…… 竞争不过的原因很简单,仙没有见到修成,但嗑药却嗑死了好几个皇帝…… 嗯,其实诸子百家中除了儒墨这两个显学之外,剩下的大多是汉代的人总结归纳出来的。 只是由于缺乏现代法治观念,故此将先秦之时,所有重视‘刑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