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金属加工方法革变,下一个研发重点 (第3/8页)
设备运行成本(也可以说是设备折旧成本)为每小时37美刀到每小时90美刀不等。 电费能耗、惰性气体氩气成本倒不是很大,每小时10块钱左右,相对于设备的折旧成本就极低了。 如果加工一个不锈钢304结构件,重量为1公斤,粉末材料成本为500元。 按照国际上的金属3D增材设备,假如设备每小时运行成本为400元。 要求精度最高,最慢加工时间约为25小时,成本为=25*400 500 25*10=10750元! 要求精度一般,加工时间约为5小时,成本为=5*400 500 5*10=2550元。 换作星海集团的设备,假如设备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相同,加工时间可能只需要5小时,甚至最快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成本在800-3050元,而且精度更高。 但不管再怎么样便宜,成本依然比传统制造要高。 第三,表面粗糙度和后续加工问题。 3D增材设备毕竟是堆焊材料的方式,表面粗糙度肯定比精机加工差一些。 一般表面粗糙度在Ra5-50! 一般来说,摇臂钻床所钻出来的孔,孔壁粗糙度在Ra12.5左右,用手摸还可以摸到纹路。 好点的,可以加工到Ra6.3,跟粗铣、粗车差不多了。 如果是Ra25-50,跟火焰切割出来的切割面一样,非常粗糙了。 如果还采用后续加工,采用3D增材设备就没啥意义了。 而星海集团的设备,如果采用LENS,每小时制造效率为200-1000立方厘米情况下,就可以达到Ra6.3,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