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4/7页)
是书院也不得了,因为以后它的名字会变成:浙江大学! 李谕说:“差距当然很大,而且非常大。欧洲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开始了工业革命,而我们目前甚至还把科学当做奇yin技巧,连个像样的中小学校都没有,要追赶的话,路途就像西天取经,长达十万八千里,而且还有不止九九八十一难。” 钱均夫心中有点泄气:“原来差距真的这么大。” “先生就说吧,有没有可能追上?”说话的是胡汉民。 人家以后是国党大佬,所以问问题比较喜欢先有个结果。 毕竟是玩政治的,都喜欢有个既定方向,然后再进行推进。 李谕想了想说:“可以追上,只不过时间会很长。” 胡汉民问:“有多长?一代人,两代人?牺牲点时间算不得什么!” 李谕沉声道:“恐怕需要上百年,七八代人都不止。” 一旁的杨度愕然:“竟然这么久?我们等得起吗?” 李谕道:“当然!毕竟现在的西方科学是在井喷发展,而我们却还在蒙昧的起步阶段,短时间看,即便我们开始追赶,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杨度讶道:“差距越来越大?那怎么追赶?虽然我并不懂多少科学,但我也知道它有多重要,难道这不是学学就可以?” 李谕说:“自然不是这样,所以我刚才说政法与科学是咱们最欠缺的,甚至科学需要的时间更久。各位能出国留学,都是国中翘楚,但如果我现在有块黑板,在黑板上仅仅列出几道西洋中小学的数学或者物理题目,就能难倒全场。所以各位可以想象差距何其大!而人才对于科学的土壤又是最为敏感,培养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也是最难的。” 李谕话都说到心坎上了,这种困难是后来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